據艾瑞咨詢發布2021年中國本土美妝行業研究報告顯示,在美妝消費理念逐步普及、核心消費人群不斷擴大以及消費升級的驅動下,國內美妝市場規模持續擴大。2020年,中國美妝市場規模達3759億元。同時,中國美妝市場規模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中的占比呈持續上升態勢。
隨著美妝國貨的逐漸崛起,年輕消費者對本土美妝產品質量的認可及民族文化自信心的增強,本土美妝市場規模持續增長。2020年,中國本土美妝市場規模達1576億元。在良好口碑的影響下,未來本土美妝的品牌效應將不斷凸顯,預計本土美妝市場規模增速將高于整體美妝。2023年,中國本土美妝市場規模預計約2527億元,2021-2023年復合增速預計將達16.6%。
護膚市場仍占主體,彩妝市場增長勢頭迅猛
隨著年輕消費者對護膚與抗衰老意識進一步加強,加大消費者對護膚產品的需求,2020年我國本土護膚市場規模為1290億元,本土護膚在本土美妝市場中占主要地位。盡管本土彩妝市場占比相對較低,但未來消費者對彩妝的消費意愿及能力不斷增強,彩妝行業增長空間較大,本土彩妝品牌正在崛起,將逐步打破國際品牌的壟斷地位。預計2023年我國本土護膚市場規模和彩妝市場規模將分別達到1977億元和550億元,2021-2023年彩妝市場復合增長率達到23.8%,高于同期護膚市場的復合增長率。
美妝作為穩定的可選消費品,品類豐富、有粘性、能提價,表現出較強的增長韌性。需求端,受中青年及中產擴容促進美妝消費群體基數擴張,美妝需求得以全方位延伸與全流程進階。供給端,高產能+強研發的頭部代工廠為新銳品牌的崛起與成熟品牌的擴產賦能,同時新媒體平臺與內容輸出的引流轉化能力提升,給新興本土產品牌帶來成長契機。
整體來看,美妝品牌商有更高的毛利率與更高的市場空間。但也不能僅關注賽道而不關注企業本身,有品牌孵化能力的原料供應商、制造商也成為資本收購的首選對象。短期內可關注功效性護膚與美容工具賽道,中長期可關注男士美妝賽道。疫情反復、競爭加劇、流量成本升高與品牌渠道單一性是需重視的投資風險。